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2)每个教会都有四个连续状态或时期;它们在圣言中由“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来表示。前面提到的那些教会当中的每一个教会都有四个连续状态或时期,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说明,下文会依次论述其中的每一个。之所以用时间的交替来描述它们,是因为生在教会,或教会在其中已经开始的每个人都首先进入教会的光,就是诸如黎明和早晨的那种光;后来,他发展到它的白天,爱其真理的人甚至发展到正午;如果那时他停在路上,没有发展到春夏之热,那么他的白天就会朝晚上衰落,最终就像夜间的光,这光会逐渐变暗;然后他在教会属灵事物上的聪明就变成冷光,就像冬季白天的光,这时他的确看见站立在他家附近,或花园里的树木,但这些树既没有叶子,也没有果实,因而像光秃秃的树干。因为教会的人从早晨发展到白天,是为了他可以通过理性之光被改造和重生,这只能通过按照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来实现。若非如此,他的光就会变暗,成为黑暗、幽暗;也就是说,与他同在的光之真理变成虚假,虚假则变成看不见的邪恶。让自己重生的人则不然;黑夜不会临到他,因为他在神里面行走,因而不断处于白天;死后当与天上的天使联系在一起时,他也完全进入白天。启示录中关于新耶路撒冷,也就是新教会,即真正的基督教会的这些事就是这个意思:
那城不需要日头或月亮照耀它;因为神的荣耀必光照它,羔羊就是它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它的光里行走;那里没有黑夜。(启示录21:23-25; 以西结书32:8; 阿摩司书5:20; 8:9)
在圣言中,“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表示教会的连续状态,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马可福音:
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马可福音13:35; 马太福音25:1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时代的完结和那时主的降临。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神说,以色列的磐石向我说;祂必像晨光,如无云的清晨。(撒母耳记下23:3-4)
启示录:
我是大卫的根和后裔,是明亮的晨星。(启示录22:16)
诗篇:
早晨一出现,神必帮助她。(诗篇46:5)
以赛亚书:
他从西珥呼问我说,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说,早晨来到,黑夜也来。(以赛亚书21:11-12)
以西结书:
这地的居民哪,结局临到你;时候到了,日子近了。看哪,那日子!看哪,已来到!早晨已经发出。(以西结书7:5-7, 10)
撒迦利亚书:
必有一日是耶和华所知道的;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因为到了晚上时才有光。(撒迦利亚书14:7)
以赛亚书:
晚上时分,看哪,有惊吓;未到早晨他就没有了。(以赛亚书17:14)
诗篇:
晚间虽整夜哭泣,早晨却有歌唱。(诗篇30:5)
但以理书:
甚至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然后圣所才能正宗化过来;晚上和早晨的异象是真的。(但以理书8:14, 26)
西番雅书:
耶和华早晨在光中施行审判;祂不会间断。(西番雅书3:5)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如果你们能废弃我所立白日的约和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那么我与我仆人大卫立的约也就能废弃。(耶利米书33:20-21, 25)
约翰福音:
耶稣说,趁着白日,我必须作神的工;黑夜来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翰福音9:4)
路加福音:
在这一夜,两个人在一张床上,一个被接去,一个被撇下。(路加福音17:34)
这些经文论述了时代的完结和主的降临。由此明显可知,“必不再有时间了”(启示录10:6)是什么意思,即:教会不会有早晨、白天或晚上,只有黑夜;同样明显可知“一载二载半载”(启示录12:14; 但以理书12:7)是什么意思;以及“日期满足的时候”(以弗所书1:10; 加拉太书4:4)是什么意思。
21.(7)这神性工作合在一起被称为救赎;没有救赎,没有人能得救,因为他无法重生。主在世时所完成的救赎是征服地狱、按秩序安排众天堂,并通过这些预备一个新的属灵教会,这一点可见于《真实的基督教》这本书(115—133节)。但由于这一切都是新的,并且已经隐藏了很长时间,就像海底一艘载有贵重货物的沉船,然而,救赎的教义仍是新教会的一切属灵财富或信条的宝库,所以本书最后一节将论述救赎的秘密,展开并阐明以下命题:
(a)从敌人那里解救出来,就是那在圣言中被称为救赎的。
(b)因此,救赎就是从邪恶和虚假中解脱出来,因为它们来自地狱,是属灵的敌人;事实上,它们杀死灵魂,就像属世的敌人杀死肉体一样。
(c)由此明显可知,主所完成的救赎的第一个目的是把善人与恶人分离,将善人朝自己提入天堂,将恶人从祂自己那里转到地狱,因为这样善人就从恶人中解脱出来了。救赎的这第一件事就是最后的审判(如前所述,10-13节)。
(d)救赎的第二个目的是协调天堂里的一切事物并征服地狱里的一切事物,善人由此与恶人更明显地分离,并从恶人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新天堂和新地狱(如前所述,14-17节)。
(e)救赎的第三个目的是从新天堂揭示真理,并由此兴起和建立地上的一个新教会;通过这些方式,善人与恶人进一步分离,并从恶人中解脱出来,是为将来分离和解脱的(这第三个目的也如前所述,18-20节)。
(f)救赎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主凭祂的神性全能使人重生并由此得救成为可能;因为一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得救(约翰福音3:3)。
(g)一个人的重生因是从邪恶和虚假中的分离和解救,故是从主的总体救赎中发出的祂的具体救赎。
(h)对那些正在重生的人来说,邪恶首先与良善分离,这就像审判;然后,良善被收集成一体,并被安排成天堂的形式;最后,一个新教会由此被植入和产生,该教会的内在是天堂;外在来自内在,因此与人同在的两者一起被称为教会。
(i)所有人都被救赎,因为所有弃绝前教会的虚假,接受新教会的真理之人都能重生;但重生者实际上仍是被救赎者。
(j)救赎的目标和被救赎者的奖赏是属灵的平安。
(k)在这一天,主也已经完成了一次救赎,因为按照预言,祂的第二次降临就在这一天;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由此确信上述奥秘的真实性。但这些只是笼统的概述,必须在本书末尾一一展开,并在属灵和属世之光中阐述,那里将论述救赎的秘密。
153.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是关于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唯信称义之人死后命运的:
⑴心跳停止后第三天,他们便死亡,其灵复活。此时,他们觉得自己还在肉体中,和在世时一模一样,以至于他们只知道自己还活在以前的世界。然而,他们已不在肉身中,而是在灵体中。灵体呈现在他们的感官面前,他们的感官也是属灵的,虽看似是物质的,其实并不是。
⑵一些时日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世界有各种不同的社群。这个世界被称为“灵人界”,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灵界的无数社群都照着属世的情感,无论善恶,而奇妙排列。有些社群照着良善的属世情感与天堂相通;有些社群则照着邪恶情感与地狱相通。
⑶新来的灵人,或属灵人被引导和转到各种社群,有善有恶,并接受检查,以查看他是否被真理打动,以哪种方式被打动;或是否被虚假打动,以哪种方式被打动。
⑷他若受真理影响,就从邪恶的社群退出,然后被引入良善社群,还被引入各种社群,直到进入与他自己的情感相对应的社群,他便在那里享受与这情感相一致的良善。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脱去属世情感,披上属灵情感,然后被提入天堂。不过,这种情形只发生在那些在世时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身上;而仁爱的和生活就在于信主,并避恶如罪。
⑸相反,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信,甚至坚持唯信称义的人则不会被真理打动,而是被虚假打动。他们还将仁之良善,也就是善行,从得救的方法中排除出去,于是便从良善的社群退出,然后被引入邪恶的社群,也被引入各种邪恶社群,直到进入与他们自己的爱欲相对应的社群。因为凡喜爱虚假的人也必喜爱邪恶。
⑹不过,由于在世时他们外在伪装出良善的情感,尽管内在无非是邪恶的情感,或私欲,所以一开始,他们轮番被保持在外在。那些在世时曾领导过团体的人在灵人界也到处被委以管理社群的职权,至于是总体上管理还是部分地管理,则取决于他们所曾履行过的重要职责。但由于他们既不爱真理,也不爱公义,还不能在认识何为真理与公义上得到启示,故一些时日过后,他们就被解雇了。我曾见过这种人从一个社群被转到另一个社群,无论在哪里都被赋予某种行政职位,可经常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⑺由于频繁遭到解雇,有些人出于厌倦而不再寻求职位;有些人则因害怕丧失名声不敢再寻找。于是,他们退到一旁,忧伤地坐着,然后被引入旷野。那里有些村落,他们进入村子,被交付了某种工作,只要做,就能获得食物;要是不做,就会挨饿,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为必需品所迫。灵界的食物和我们世间的很相似,只是出自一个属灵的源头,是主照着他们所发挥的功用而从天上赐给各人的。懒人什么也得不到,因为他们毫无用处。
⑻一段时间后,他们厌倦了工作,于是便离开村子。他们若曾经是牧师,就会渴望建造。立时就有一堆凿成的石头、砖、梁、木板,以及成堆的芦苇和蒲草、粘土、石灰、柏油出现。一看到这些材料,建造的激情就在他们心中点燃。于是,他们开始建房子,一会儿取石头,一会儿取木板,一会儿取芦苇,一会儿取泥土,并将这一个摞到另一个顶上,毫无秩序。但在他们自己眼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他们白天所建的,到了晚上就塌了。第二天,他们从废墟中收集材料,重新建造。这一过程不断反复,直到他们厌倦建造。这一切的发生是由于对应,因为他们曾搜集虚假以确认唯信得救,这类虚假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建立教会。
⑼厌倦以后,他们就离开了,无所事事、形单影只地坐着。由于如前所述,懒人从天上得不到任何食物,所以他们开始感到饥饿。于是,他们只能思想如何得到一些食物缓解饥饿。当他们处于这种境地时,有人来到他们这里,他们便向这些人乞讨。他们说:“你们为何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呢?跟我们回家,我们会给你们工作去做,并给你们吃的。”于是他们高兴地起身跟这些人回家,在那里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工作,并以工作换取食物。但是,凡确认信仰的虚假之人都无法做有善用的工作,只能做有恶用的工作,他们也无法忠实做工,只是为了名利而装模作样。因此,他们会抛弃工作,只想着聊天、交谈、闲逛、睡觉。他们的主人就不再劝他们工作,他们因没有用处而被打发离开。
⑽他们被打发离开后,眼睛就开了,于是看见一条路通向某个洞穴。他们到了洞口,门就开了。他们便进去打听有没有吃的。当被告知有吃的时,他们就请求留在那里。得到允许后,他们被引入洞中,身后的门也关闭了。这时,洞穴的监工来对他们说:“你们不能再出去了。看看你们的同伴,他们全都在劳动,只要劳动,就能从天上得吃的。我告诉你们这些,是叫你们知道这里的情况。”他们的同伴也说:“我们的监工知道每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每天给予分配。完成当天的工作,你们就能得到吃的,否则,既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任何人若恶待另一个人,就被扔到洞穴的一个角落里,在一张受诅咒的尘埃特制的床上受到惨痛折磨,直到监工看到他有了一些悔改的迹象,他才得到释放,被勒令做工。” 他还被告知,每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后,可以闲逛、聊天,然后睡觉。他被带进洞穴的更深处,那里有妓女。每个人都被允许从中挑选一个作为他的女人,但严禁滥交,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
⑾地狱就是由这类洞穴组成的,这些洞穴无非是永恒的劳工房。我蒙允许进入并参观其中一些洞穴,好叫我公之于众。他们看上去都很卑贱,也无人知道他们在世时的身份或地位。不过,与我同在的天使告诉我,这人在世时是个仆人,那人是士兵,这个是将军,那个是牧师;这个出身高贵,那个是富翁。然而,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自己现在是奴仆,有相似的同伴。因为他们内在相似,尽管外在不一样。在灵界,正是内在秉性把所有人聚起来。这就是那些丢弃仁爱的生活,因而在世时没有过仁爱生活之人的命运。
⑿地狱总体上无非由这类洞穴和劳工房组成,不过,撒旦的居所不同于魔鬼的。撒旦是指那些处于虚假,并由此处于邪恶的人,而魔鬼是指那些处于邪恶,并由此处于虚假的人。在天堂之光下,撒旦好像死尸,其中一些黑如木乃伊。在天堂之光下,魔鬼却呈现黝黑而火红的色彩,其中一些黑如煤烟。他们全都有畸形可怕的面孔和身体;然而,在他们自己的光(这光如同火炭之光)中,他们看上去不像怪物,而像人。这是迁就他们,好叫他们能彼此往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